文:懂车帝原创 王妍
[懂车帝原创 行业] 3月28日,欧洲运输环境联合会(T&E)发布报告称,2023年在欧盟销售的纯电动汽车中约19.5%(近29万辆)为中国制造,预计今年这一数字将增至25.4%。T&E预计,2024年中国品牌在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将达到11%,在2027年将达到20%。
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异军突起,国内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新能源车企也相继进军海外市场,并且凭借产品力和性价比等优势,参与全球竞争。
这一预测发布之际,欧盟正在考虑征收进口关税,以抵消对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补贴。
不久前,欧盟委员会发布紧急通知,计划对从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进行海关登记。这是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的一部分。如果最终调查确定中国电车接受了不公平补贴,欧盟可能会对这些进口车辆征收追溯性关税。
慕尼黑国际汽车展
T&E在报告中指出,提高大众市场电动汽车的产量并投资欧洲电池供应链是欧盟车企与中国品牌竞争的唯一途径,但关税也将有助于电动汽车制造的本地化。
T&E汽车和电动汽车供应链高级总监Julia Poliscanova表示:“关税将迫使汽车制造商在欧洲本地化电动汽车生产,这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需要这些工作和技能。但关税不会长期保护传统汽车制造商。中国公司将在欧洲建厂,届时我们的汽车工业需要做好准备。”
比亚迪出海欧洲
目前,比亚迪、长城、上汽等车企都相继赴欧洲建厂。此前有消息称,比亚迪计划在欧洲市场于2025年增加两倍市场份额。2023年,在比亚迪欧洲首站挪威市场,其销量为15644辆。